小编整理「会考」地理会考复习提纲-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这份文章给予同学们学习交流使用,希望在后续的复习中有更好的提升。(文本不可上传特殊符号或者图形,如需下载pdf附件可点击最下方下载)
///超全!高考资料大合集(期中、期末、月考、开学考、知识点、思维导图等大全),免费领取,点击此处领取///
领取链接:https://jinshuju.net/f/ec6l2F |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一、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2、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期其中地壳变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3、地壳运动
4、影响: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二、外力作用
1、能量来源:来源于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
2、主要表现形式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
一、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 1、褶皱山
(1) 褶皱
① 概念:岩层在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
② 基本单位——褶曲,其有两种基本形态,区别如下表所示:
(2)规模:大的可绵延数千千米,小的只有几十米。
(3)成因:地球的岩石圈被划分出的六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若板块相对运动,就会形成高大的褶皱山系。
2、断块山
(1)断层: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
(2) 断层的位移类型
二、山地对交通运送的影响
1、山地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主要以公路为主,而后才是铁路。
2、交通运输线路的分布: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3、交通运输线路的延伸方向:往往需要迂回前进,其线路弯曲程度和总长度一般要大于相应的平原和丘陵地区。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1、河流地貌
(1)分类:河流地貌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两种。
(2) 成因: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
2、河流侵蚀地貌
(1) 成因:河流在流动过程,破坏和搬运地表物质,形成寝室地貌。
(2) 过程:
① 初期:侵蚀作用以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沟谷不断加深和延长,横剖面呈“V”型。
② 中期: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河流更弯曲,河谷拓宽。
③ 后期:河谷比较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U”型。
3、河流堆积地貌
(1) 成因: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堆积下来而形成。
(2) 类型:
① 洪积平原(山前)
季节性洪水或河流携带大量砾石和泥沙流出出口,河道变得开阔,流速减慢,搬运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堆积,形成洪积扇,进而形成广阔的洪积平原。
②河漫滩平原(河流中下流)
河流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进而形成宽广的河漫滩平原。
③三角洲(河流入海口的滨海地区)
在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平缓,流速减慢,携带的泥沙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城市在河流的中下游较密集。
2、河流的影响
(1)对生活的影响: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可作为交通运输通道;河流的冲积平原可作用耕地。
(2)对聚落规模的影响:河网密布处,耕地破碎,乡村规模相对较小。
(3)对聚落选点的影响
① 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
② 平原低地,聚落沿河成线状分布。
小编整理「会考」地理会考复习提纲-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这份文章给予同学们学习交流使用,希望在后续的复习中有更好的提升。(文本不可上传特殊符号或者图形,如需下载pdf附件可点击最下方下载)
///超全!高考资料大合集(期中、期末、月考、开学考、知识点、思维导图等大全),免费领取,点击此处领取///
领取链接:https://jinshuju.net/f/ec6l2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