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测试卷丨学科知识同步丨期中期末卷等
点击领取_北京初中全年级期中考试语数英试卷汇总(100套),打包领取!
北京历史初一期中考试试题!同学们在学习历史的时候要养成定期总结的习惯,马上就要期中考试了如果同学们平时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复习一定会轻松很多的。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北京历史初一期中考试试题。
点击领取_北京初中全年级期中考试语数英试卷汇总(100套),打包领取!~咨询课程请拨打:400-810-2680
1.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宋太祖)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以开封为都城,建立政权,史称北宋。
2.宋太祖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
(1)军事上(收精兵):①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②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③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2)政治上(削实权):①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②在地方,派文臣担任知州,在各州府设置通判,分割知州的权力。
(3)财政上(制钱谷):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3.重文轻武的政策:(1)重视文官:宋太祖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采取抑制武将、文官地位的政策,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2)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在全国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4.影响:
(1)积极影响:①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及经济的发展。②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2)消极影响:①文臣掌兵,不熟悉军务,而将不专兵,兵无常帅,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这也导致了北宋在与少数民族的战争中多次失利。②重文轻武形成了以士大夫为主的官僚集团,但由于政治机构重叠,相互牵制,官吏冗多,人浮于事,既导致政府办事效率低下,又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造成积贫积弱的局面。
5.两宋时期政权并立的局面
(1)契丹族和辽: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建立辽,都城在上京临潢府。辽占领幽云十六州,宋辽之间多次发动战争均失败。宋真宗时,宋辽议和,签订“澶渊之盟”规定:辽军撤回,宋给辽岁币。
评价:①“澶渊之盟”是宋辽双方均势的体现,它对宋辽两国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②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③对辽来说,“澶渊之盟”不仅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④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来看,“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宋辽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2)党项族和西夏:11世纪前期,元昊称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宋和西夏订立和约,规定: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3)女真族和金:11世纪末,完颜阿骨打统一了女真各部。1115年,阿骨打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
6.金灭辽及北宋: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俘虏了宋徽宗和宋钦宗。
7.1127年,赵构(宋高宗)称帝,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期中考试既是知识的检测,又是意志的磨炼。我们可以有适度的紧张与焦虑,但更重要是沉着冷静,满怀信心,想了解相关课程的同学,请拨打学而思爱智康免费咨询电话:400-810-2680!
北京历史初一期中考试试题就给大家分享到这里,另外学而思学科老师还给大家整理了一份《北京初中全年级期中考试语数英试卷汇总(100套)》。
点击领取:《北京初中全年级期中考试语数英试卷汇总(100套)》复习资料
部分资料截图如下:
点击链接领取完整版资料:https://jinshuju.net/f/BiXlgr
相关推荐:
文章来源于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fanpeipei@100tal.com
预约课程 享高端1对1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