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返回切换城市

北京学而思1对1>北京中考历史>正文

2013.北京中考历史

2020-03-24 12:50:03 来源:佚名
移动端banner-一对一体验

免费领取新学期学习资料

单元测试卷丨学科知识同步丨期中期末卷等

点我下载电子资料

点击领取>>>2014-2019北京中考真题、北京各区一模、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汇总

2013.北京中考历史!在中考复习历史知识点时,较好整理归纳成知识框架,这样才能系统的掌握历史的重要知识点,再难的内容相信也会变得渐渐容易起来,因此同学们一定不要灰心,要加油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2013.北京中考历史,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可以给同学们带来帮助哟~

 2013.北京中考历史 

  历史大题答题模板总结

  1重要问题的回答

  1、科举制有什么影响?

  答: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择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2、文成公主唐蕃和亲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促进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增进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3、明朝加强皇权的措施有那些?

  (1)地方废除行省,设三司;(2)中央废除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3)设立锦衣卫和东厂。

  4、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历史意义(作用)是什么?

  答:(1)目的: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2)意义:世界航海史上的少有壮举;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作出了伟大贡献。

  5、为什么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答:三国时卫温到达夷洲;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清朝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

  6、中国历史上四次禁锢思想的事件是什么?

  答: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的八股文;清朝的文字狱。

  7、清朝前期的对外政策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这种政策?这种政策的表现是什么?有什么影响?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答:(1)清朝前期实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

  (2)闭关锁国原因: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殖民者侵犯;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3)主要表现: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4)影响: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导致国家的闭塞,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技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5)启示:闭关锁国,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中国变得落后,较终导致中国被侵略。我国当今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积极主动的与国外交流,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促进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所以,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

  2判断成败及原因

  ⑴判断成败依据:→直接目标→主要任务→根本任务

  ⑵成败原因=(主观+客观)(经济+政治+军事+策略+……)

  ⑶成败根源=(社会条件+阶级本质)(进步/局限)

  如分析辛亥革命成败:

  从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君主专制的直接目标看,取得了成功;

  从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根本任务看,它并没有达到。

  从成功原因分析:包括革命派的前赴后继精神、满清政府的孤立、各派政治力量的配合等。

  从失败根源分析:包括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局限和民族资产阶级本身的阶级局限性。

  3中考历史大题答题技巧

  1.“意义类“题目答案组织的特点、规律有以下两点:首先,从纵向结构看,其答案要点一般是由“小”到“大”、由“部分”到“整体”、由“国内”到“国际”(先直接,后间接;先当前,后长远;先微观后,宏观);

  其次,从横向结构看,答案要点一般包括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教材知识。即主要从性质、作用、积极的影响、历史功绩等方面思考。

  2.历史材料题答题技巧

  首先看材料设置的问题是什么,切忌先阅读材料,再分析问题。要仔细阅读理解材料,切忌抛开材料,“另起炉灶”凭感觉和已掌握的相关知识答题。要紧密结合教材知识设计答题角度,确定答案要点,切忌单靠所提供的材料答题。考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试题特定要求,结合所学知识精心提炼、仔细整理、紧密组合问题的答案。

点击了解>>>学而思爱智康中考冲刺精品课程 咨询课程请拨打:

  新文化运动时间和内容

  新文化的运动起止时间是1915年-1923年,2013.北京中考历史这次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的传统礼教,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1新文化运动时间

  新文化运动的起止时间是1915年-1923年。前期是从1915到1919年, 后期是从1919年开始 ,大概于20年代结束,通常没有明确的结束时间。结束的原因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思想潮流,新文化运动宣传的资本主义思想已经落伍。

  新文化运动是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

  2新文化运动内容

  1、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这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他所说的“民主”,这要是指法兰西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他所说的“科学”是指自然科学和看待客观事物的科学观点。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旧道德主要是指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新道德就是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新文化运动又是一场文学革命,《新青年》提出了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2013.北京中考历史反对旧文学的口号。《新青年》先后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化革命论》——文学革命由此开始。

       由于篇幅原因,以上只是部分内容。

       获取完整版方法:

1.点击链接:https://jinshuju.net/f/1Ki3F0 领取2014-2019北京中考真题、北京各区一模、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汇总,填写姓名、电话信息后即可跳转百度云盘地址,免费获取。

       这一期的2013.北京中考历史小编就介绍到这里,中考就要来了,同学们一定要把每一门课都复习到位哦。想了解相关课程的同学,请拨打学而思爱智康免费咨询电话:

       小编推荐:2016北京生物中考

小编推荐:2015北京中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文章来源于百度文库,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fanpeipei@100tal.com

体验预约丨学而思1对1/小班课程

人工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