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返回切换城市

北京学而思1对1>高中语文>正文

《谈中国诗》选择题及答案

2017-03-07 14:42:17 来源:佚名
移动端banner-两小时1对1体验

免费领取新学期学习资料

单元测试卷丨学科知识同步丨期中期末卷等

点我下载电子资料

  《谈中国诗》选择题及答案!《谈中国诗》主要讲解了中国诗与西方诗在形式方面的不同,以及对待中国诗歌以及中国诗歌研究的正确态度。既批评中国人由于某些幻觉而对本土文化的妄自尊大,又毫不留情地横扫了西方人由于无知而以欧美文化为中心的偏见。《谈中国诗》选择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必修《谈中国诗》知识点大汇总

 

    

    谈中国诗拓展功课
 
  
  一、积累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牛虻(máng).
 
  濒临(bīn).
 
  B。恫吓(dòng).
 
  栅栏(zhà).
 
  C。脖颈(gěng).
 
  作坊(zuō).
 
  D。信笺(jiān).呱呱坠地(gū).车载斗量(zài).力能扛鼎(gāng).洞见症结(zhēng).杀一儆百(jìng).卓有成效(zhuó).信手拈来(niān).
 
  偌大(ruò)浑水摸鱼(hùn)..
 
  解析:A项,“虻”应读“méng”;C项,“儆”应读“jǐng”;D项,“浑”应读“hún”。
 
  答案:B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那情景似乎是不可理喻的,在断壁残墙下,在还在清理尸体的废墟旁,在伤员的呻吟中,忽然....
 
  间,飘来了那些音调不准的乐器的合奏声。
 
  B。企业主管部门为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实行重奖,连一些亏损企业的经营者们也忝列其中。....
 
  C。广场似乎是历史的缩影,从国家博物馆到人民大会堂,百年沧桑终于画上了光辉的句号。....
 
  D。选择了一个休戚与共的朋友,生活中就会多一份执着与自信。....
 
  解析:A项,“不可理喻”指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B项,“忝列其中”是谦辞,表示自己列身其中,辱没他人,心中有愧;C项,“百年沧桑”比喻世事变化很大。均与语境不符。
 
  答案:D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对于处在成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来说,城市社会风气良好与否,社会治安有效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有一个健康发展的未来。
 
  B。历史已证明,而且将继续证明,一种文化没有相当发达的数学是注定要衰落的,一个民族不掌握数学作为一种文化也是注定要衰落的。
 
  C。当我们在肯定或推崇“电视谈话”这种文化传播方式和普及途径时,应当注意另一种被掩盖的倾向:让感性的视听愉悦代替理性的逻辑思考。
 
  D。我校举办的这次校园艺术文化节活动确定的主题是“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它向外界表达了我校师生致力于打造一个宽松的、能促使孩子全面发展的学习环境。
 
  解析:A项,两面对一面,前后照应不周。B项,成分残缺,缺介词,在“掌握”前加“把”。D项,成分残缺,“表达了”缺少宾语中心词。
 
  答案:C
 
  4。下列语句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我较欣赏这样的语言
 
  ②凡是开刀的场合照例是应该先用麻醉剂,使病人在迷蒙中度过那痛苦,所以离别的苦痛较好避免
 
  ③我不愿送人,亦不愿人送我
 
  ④对于自己真正舍不得离开的人,离别的那一刹那像是开刀
 
  ⑤一个朋友说:“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我都要去接你。”
 
  A。③⑤④②①
 
  B。③④②⑤①
 
  C。⑤①②④③
 
  D。⑤②④③①
 
  解析:这段文字围绕“我不愿送人,亦不愿人送我”展开,④②紧承③,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阐释这样说的理由;⑤是例证自己的观点,①是总结。
 
  答案:B
 
  二、阅读鉴赏(9分,每小题3分)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
 
  中西诗在人伦上的比较
 
  朱光潜
 
  西方关于人伦的诗大半以恋爱为中心。中国诗言爱情的虽然很多,但是没有让爱情把其他人伦抹煞。朋友的交情和君臣的恩谊在西方诗中不甚重要,而在中国诗中则几与爱情占同等位置。把屈原、杜甫、陆游诸人的忠君爱国爱民的情感拿去,他们诗的精华便已剥丧大半。从前注诗注词的人往往在爱情诗上贴上忠君爱国的徽帜,例如毛苌注《诗经》把许多男女相悦的诗看成讽刺时事的。张惠言说温飞卿的《菩萨蛮》十四章为“感士不遇之作”。这种办法固然有些牵强附会。近来人却又另走极端把真正忠君爱国的诗也贴上爱情的徽帜,例如《离骚》《远游》一类的着作竟有人认为是爱情诗。我以为这也未免失之牵强附会。看过西方诗的学者见到爱情在西方诗中那样重要,以为它在中国诗中也应该很重要。他们不知道中西社会情形和伦理思想本来不同,恋爱在从前的中国实在没有现代中国人所想的那样重要。中国叙人伦的诗,通盘,关于朋友交谊的比关于男女恋爱的还要多,在许多诗人的集中,赠答酬唱的作品,往往占其大半。苏李、建安七子、李杜、韩孟、苏黄、纳兰性德与顾贞观诸人的交谊古今传为美谈,在西方诗人中歌德和席勒、华兹华斯与柯尔律治、济慈和雪莱、魏尔伦与兰波诸人虽亦以交谊着,而他们的集中叙友朋乐趣的诗却极少。
 
  恋爱在中国诗中不如在西方诗中重要,有几层原因。
 
  先进,西方社会表面上虽以国家为基础,骨子里却侧重个人主义。爱情在个人生命中较关痛痒,所以尽量发展,以至掩盖其他人与人的关系。说尽一个诗人的恋爱史往往就已说尽他的生命史,在近代尤其如此。中国社会表面上虽以家庭为基础,骨子里却侧重兼善主义。文人往往费大半生的光阴于仕宦羁旅,“老妻寄异县”是常事。他们朝夕所接触的不是妇女而是同僚与文字友。
 
  第二,西方受中世纪骑士风的影响,女子地位较高,教育也比较完善,在学问和情趣上往往可以与男子欣合,在中国得于友朋的乐趣,在西方往往可以得之于妇人女子。中国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女子的地位较低。夫妇恩爱常起于伦理观念,在实际上志同道合的乐趣颇不易得。加以中国社会理想侧重功名事业,“随着四婆裙”在儒家看是一件耻事。
 
  第三,东西恋爱观相差也甚远。西方人重视恋爱,有“恋爱较上”的标语。中国人重视婚姻而轻视恋爱,真正的恋爱往往见于“桑间濮上”。潦倒无聊、悲观厌世的人才肯公然寄情于声色,像隋炀帝、李后主几位风流天子都为世诟病。我们可以说,西方诗人要在恋爱中实现人生,中国诗人往往只求在恋爱中消遣人生。中国诗人脚踏实地,爱情只是爱情;西方诗人比较能高瞻远瞩,爱情之中都有几分人生哲学和宗教情操。
 
  这并非说中国诗人不能深于情。西方爱情诗大半写于婚媾之前,所以称赞容貌诉申爱慕者较多;中国爱情诗大半写于婚媾之后,所以较好者往往是惜别悼亡。西方爱情诗较长于“慕”,莎士比亚的十四行体诗,雪莱和布朗宁诸人的短诗是“慕”的胜境;中国爱情诗较善于“怨”,《卷
 
  耳》《柏舟》《迢迢牵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梁玄帝的《荡妇秋思赋》以及李白的《长相思》《怨情》《春思》诸作是“怨”的胜境。总观全体,我们可以说,西诗以直率胜,中诗以委婉胜;西诗以深刻胜,中诗以微妙胜;西诗以铺陈胜,中诗以简隽胜。
 
  (节选自《朱光潜谈美》,题目是后加的)
 
  下列对中西诗在人伦上的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关于人伦的诗大半以恋爱为中心,朋友交情和君臣恩谊在西方诗中不很重要。
 
  B。整体上算来,中国叙人伦的诗,关于友朋交谊的比关于男女恋爱的要多一些。
 
  C。西方爱情诗都写于婚媾之前,以称赞容貌诉申爱慕为多,较长于“慕”。
 
  D。中国爱情诗大半写于婚媾之后,常以惜别悼亡诗为较好,较善于“怨”。
 
  解析:C项,表述不当,原文为“西方爱情诗大半写于婚媾之前”,不是“都”。
 
  答案:C
 
  6。下列对中西诗在人伦上不同的原因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A。西方社会骨子里侧重个人主义,中国社会骨子里侧重兼善主义。
 
  B。西方女子地位较高,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在学问和情趣上常可以和男子有契合点。
 
  C。中国女子地位较低,夫妻志同道合的乐趣很不易得,且中国社会理想侧重于功名事业。
 
  D。西方人重视恋爱,要在恋爱中实现人生;中国人重视婚姻,为了消遣才恋爱。
 
  解析:D项概括不正确。原文为“西方诗人要在恋爱中实现人生”,不是“西方人”;原文为“中国诗人往往只求在恋爱中消遣人生”,不是“中国人”,也不是“为了消遣才恋爱”。
 
  答案:D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把中国诗人的忠君爱国爱民的情感拿去,中国诗的精华也就没有了。
 
  B。牵强附会地把爱情诗说成是忠君爱国的诗,或是相反,都是不正确的。
 
  C。比较中西诗在人伦上的不同要考虑到中西社会情形和伦理思想的不同。
 
  D。中西方诗人都能深于情,所写的爱情诗各有所妙,不能简单地说孰优孰劣。
 
  解析:A项,理解分析不正确。原文为“把屈原、杜甫、陆游诸人的忠君爱国爱民的情感拿去,他们诗的精华便已剥丧大半”,不能推出“中国诗的精华也就没有了”。
 
  答案:A
 
  三、表达交流(9分)
 
  8。把下面四个短句转换为一个长句,要求不改变原意,可以适当改变个别词语。(4分)①美国大学教授马克·鲍尔因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②为什么当代青年拥有网络资源却沉浸于自我的小世界?
 
  ③他悲观地认为人类或许将进入一个黑暗无知的时代。
 
  ④在这样一个时代里将只剩下娱乐和成功。
 
  解析:先在所给句子中找出一个中心句,以此句作为新句子的主干,再把其他句子作为新句子的修饰成分(如定语或状语)添加进去。
 
  答案:曾提出“为什么当代青年拥有网络资源却沉浸于自我的小世界”这一问题的美国大学教授马克·鲍尔因悲观地认为人类或许将进入一个只剩下娱乐和成功的黑暗无知的时代。
 
  9。阅读下面两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先进组:
 
  ①范仲淹《灵乌赋》: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②《世界人权宣言》:人人有权享有主张和发表意见的自由。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
 
  第二组:
 
  ①中国古语: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②网言网语:网络谣言危害甚广,造谣传谣不是言论自由;言论自由的前提是客观表达。
 
  ③生活现象:蛤蟆日夜不停地叫,口干了,舌头也疲劳了,可就是没人听;公鸡黎明按时啼叫,人们听到它的叫声后,就开始了新的一天。
 
  同学们,在当今这个言论自由度很大的时代,我们该如何“言论”?请谈一谈你的认识、感悟。不少于100字。
 
  解析:先进组材料表明:“言论自由”是人的基本权利。第二组材料表明:追求言论自由,也要客观表达、善意表达,也要表达有价值的信息。所以,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谈认识、感悟:辩证地认识言论自由;分析言论自由的意义;探讨如何把握言论自由的限度,如何营造一个和谐的言论环境。注意,侧重点是自己如何去“言”,而不是如何对待别人的“言”。
 
  答案:略
 
  西洋读者认为中国诗的特征是富于暗示,而钟老说他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并引用南宋诗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评论盛唐诗歌的话“言有尽而意无穷”来佐证。又把欧阳修引用同时代诗人梅尧臣的话:“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也引了出来,再举例柳宗元在《晨诣超师院读禅经》中已有“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的心得诗句,借此来阐述中国诗“一切尽在不言中的”意境悠远。
 
  又谈,中国诗采用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的方式留下了许多荡气回肠,吞言咽理的美妙诗句。李白用《怨情》一诗表达:“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引得人遥思惆怅。南宋诗人鲍照说“壮士皆死尽,余人安在哉”让人陡生伤感。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诗》中写道:“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叹世事变幻无常。刘希夷在《代悲白头翁》中写出“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的黯淡情怀,而赵嘏也在《江楼感旧》中留下“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的怆然伤感,这些诗句都耐人玩味,静默幽美。
 
  钟老又说中国诗和西洋诗一样也都有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的特点,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李白在《独坐敬亭山》中也写:“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较后他借有英国诗人济慈的名句说:“听是见的音乐真美,但那听不见的更美”。
 
  读钱钟书先生的散文真正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而后让人“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谈中国诗》选择题及答案为大家介绍好了,如果大家还有什么问题的话,请直接拨打免费咨询电话:4000-121-121!有专业的老师为您解答!

体验预约丨学而思1对1/小班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