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返回切换城市

北京学而思1对1>初中语文>正文

《答谢中书书》阅读答案-初中八年级语文

2016-10-15 15:17:06 来源:佚名
移动端banner-一对一体验

免费领取新学期学习资料

单元测试卷丨学科知识同步丨期中期末卷等

点我下载电子资料

  《答谢中书书》阅读答案-初中八年级语文!《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陶弘景。陶弘景(456—536),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华阳陶隐、华阳真逸、华阳真人,时人谓之山中宰相,谥贞白先生,南朝梁道教思想家、书法家。下面给大家介绍《答谢中书书》阅读答案-初中八年级语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答谢中书书》训练大汇总


  


  《答谢中书书》阅读答案-初中八年级语文


  【一】


  【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所乐,岂徒语哉!


  补充[去月]上月。


  1. 解词


  (1)晓雾将歇 (2)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 仆去月谢病 (4) 岂徒语哉


  2翻译


  (1)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仁智所乐,岂徒语哉!


  3两文写景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其作用是什么?


  4,对划线语句所表现出的共同的处世态度,你是怎样理解和评价的?


  【二】


  【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2分)


  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晓雾将歇( )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3)怀民亦未寝( )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沉鳞竞跃。


  (2)相与步于中庭。


  4.填空。


  (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__________”和 “__________”。乙文写景的名句是“__________”。


  (2)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之美”,乙文描写了“□□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 ( )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__________”的语句中。


  【附答案】


  【一】1.辞官。只。2.3.示例:都运用了多角度描写的方法。如从视觉和听觉等表现色彩、形态、声音等。生动形象的展示出景物的鲜明特征,充分表现了山川自然的美好,寄寓了强烈的热爱之情。(或动静结合、化静为动等)4.理解:远离尘俗,洁身自好。评价一:乐山乐水,挣脱尘网,是高洁的品性,宽广的胸怀,超凡的气度。评价二:厌恶尘俗,消极避世,不是积极的处世态度,不值得提倡。


  【二】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1)消散 (2)参与,这里指欣赏 (3)睡觉 (4)只是 3.(1)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2)我们一起在庭院中做步。 4.(1)猿鸟乱鸣 . 沉鳞竞跃。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山川 。月色(月夜)。热爱自然,沉醉山水(意思对即可)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请点击下载附件

点击下载

点击下载试题:《答谢中书书》阅读答案.rar

 

 

  《答谢中书书》阅读答案-初中八年级语文!为大家介绍好了,如果大家还有什么问题的话,请直接拨打免费咨询电话:4000-121-121!有专业的老师为您解答!

体验预约丨学而思1对1/小班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