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测试卷丨学科知识同步丨期中期末卷等
北京市西城区2016届高三期末诊断历史试题
本卷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较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有学者评述某项制度的实施:由姬姜二姓的亲戚各自率领武力长驻于若干要地,以这些“点”拉成几条“线”,来控制广袤的“面”,从而建立起“一个网络结构的模式”。该制度应是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行省制
2.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些思想家认为人性本恶。基于此认识,有人主张以礼乐来规范,也有人主张用法治来震慑。这两种观点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孔子 庄子 B.孟子 荀子 C.荀子 韩非子 D.孟子 韩非子
3.汉武帝选择严助、主父偃等人,加授他们为侍中使他们出入皇宫,接受皇帝垂询参与大政。汉武帝这样做的结果是
A.解决了王国问题 B.削弱了丞相权力
C.确立了察举制 D.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4.光和铜斛(东汉量器)上刻有铭文,其中有:“特更为诸州作铜斗斛、称尺,依黄钟律历、九章算术,以均长短、轻重、大小……令海内都同”。此器物和铭文可以佐证东汉
①意在加强中央集权 ②开始统一度量衡
③维护思想上的统一 ④应用数学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5.“凡明经,先帖文,然后口试……凡进士,试时务策五道、帖一大经,经、策全通为甲第……”材料表明科举制
A. 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B.导致读书人不关注社会实际
C. 严重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 D.成为读书人做官的途径
6.右侧信息概述了某朝代政治上的部分特征。这应该是
A.汉朝B.唐朝C.宋朝D.清朝
7. 下列诗句所反映的商业现象,按出现的先后排序应为
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②“平遥生意通天下,票号风云卷聚财。”
③“柳梢挂月黄昏后,夜市张灯白昼然。”
④“辉煌金碧店悬牌,洋字洋名一律揩。”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 ①④③② D. ②③①④
8. “他在官职上的地位虽然低,他在政府里的权任却很高。因为一切奏章,政事,看详批答,都要经他们手。”文中“他”的身份可能是
A.秦朝御史大夫 B.唐朝尚书令 C.元朝中书令 D.明朝内阁大学士
9.下图是学者辛向阳综合考虑“社会稳定”“经济业绩”“科技进步”“思想发展”和“疆域变化”等因素绘成的《中国历代兴衰图》(局部)。以下对①、②、③、④各朝代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 ①—社会稳定、思想发展、疆域广阔 B. ②—科技落后、经济发展、疆域广阔
C. ③—社会动荡、思想停滞、科技落后 D. ④—社会稳定、经济停滞、思想活跃
10.学者许倬云曾把某一时期的中国比作“兔子”:欧洲已在脱胎换骨,“兔子与乌龟赛跑,不但兔子中途停下来休息,而且兔子根本不知道有此正在进行中的赛跑”。这一时期是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康乾盛世 D.同光中兴
11.“在大多数中国人眼里,刚打完的这场战争不过是一个蛮夷部落的一次闹事而已。这些蛮夷依仗船坚,袭击占领了沿海地区的一些地方,甚至还控制了大运河沿岸的一处要地,迫使皇上作出一些让步。”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中国历史上先进面国旗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国旗图案黄地蓝镶边,上绣黄龙,因此也被称作黄龙旗。从中可以看出此时的中国
A.固守“天朝上国”的观念 B.关注外交方面与国际接轨
C.获得完整主权国家的地位 D.开始融入全球性世界市场
13.太平天国后期,在洪仁玕呈送给洪秀全的《资政新篇》稿本中,洪秀全共写下31条批语,除4条有所保留外,其余都写上“是”或“此策是也”。由此可以推断
A.洪秀全的施政纲领发生根本改变 B.《资政新篇》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
C.太平天国的命运将因此由衰转盛 D.洪秀全希望通过新政策挽救统治危机
14.名著充分体现了学术发展和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下表中名著和社会特征对应有误的是
15. 梁启超评价一位历史人物:“综其大纲,不出二端:一曰军事,如购船、购械、造船、造械、筑炮台、缮船坞等是也;二曰商务,如铁路、招商局、织布局、电报局、开平煤矿、漠河金矿等是也。” 该材料可为研究哪一历史事件提供素材
A.洋务运动 B. 百日维新 C. 义和团运动 D.清末新政
16. 右图是中国1872~1911年按经营方式分类的厂矿及其资本总量统计。结合所学判断,形成图中所示现象的原因包括
①自然经济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②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③列强资本输出逐渐加剧
④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蓬勃开展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7.晚清政府机构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下列机构中出现较晚的是
A. 总理衙门 B.农工商总局 C.外务部 D.责任内阁
18.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汉语中出现了大量源于日语的新词汇,如服务、组织、纪律、原则、方针、政策、抽象、商业、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等。这一现象反映了
①甲午中日战争影响深刻 ②日本跃居世界一流强国
③留日教育有了一定发展 ④传统文化遭到彻底否定
A. 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③④
19.1918年深受新文化熏陶的北京大学孩子组织了一份名为《新潮》的杂志,提出了以三项标准为指导思想。下列选项中不会列入其中的是
A.工农的联合 B.批判的精神 C.科学的思维 D.改造的修辞
20.右表是摘自一部中国近代史著作的部分目录,其中第3个子标题应是
A.同盟会的成立
B.北伐与国共分裂
C.日本对东北的侵略
D.长征和遵义会议
21.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个十年,它既是国民政府相对有较大作为和建设的“黄金十年”,又是共产党对国民党统治抗争的十年。这应指的是
A. 1912~1921年 B. 1922~1931年 C. 1928~1937年 D.1938~1947年
22.下列毛泽东的著作中,写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是
A.《井冈山的斗争》 B.《论十大关系》 C.《论持久战》 D.《论人民民主专政》
23. “一五”期间,“坚决优先助力工业不在1949年以前建立起工业的沿海城市发展,而是面向华北、西北和华中的新工业中心”,大部分工厂“都建在离开沿海省份的城市,如湖北的武汉、内蒙古的包头、吉林的长春和四川的成都”。这说明“一五”计划
A. 实施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B.改善了我国工业地域分布的格局
C. 有效地了我国的产业结构 D.不利于新中国各地区的均衡发展
24.下列两张新中国建国初期发行的邮票反映出当时的外交政策是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纪念》 《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二周年纪念》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求同存异”
25.下列书目中,较有可能成为1957~1966年中国畅销书的一组是
A.《毛泽东选集》《工人阶级的光辉形象——王铁人》《土法炼钢》《青春之歌》
B.《毛泽东选集》《过渡时期总路线学习问题解答》《农民课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C.《毛主席语录》《批林批孔文章汇编》《“赤脚医生”手册》《革命样板戏故事:智取威虎山》
D.《邓小平文选》《政治经济学教材》《新概念英语》《射雕英雄传》
26.1979 年初,邓小平在访美的一次演讲中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种态度
A.基于两岸经济的合作关系不断加强 B.有利于中美两国的关系实现正常化
C.标志着“一国两制”方针正式确立 D.体现了“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27.下列各项中,分别属于1954年和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的是
①“坚决避免内战,国内任何政治的、民族的纠纷,均应以政治方法寻求解决。”
②“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助力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③“有步骤地将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④“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28.观察右图,结合所学判断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①开发浦东是深化改革和发展市场经济的重大举措
②上海的开放将带动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经济的新发展
③上海定位于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
④折射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基本建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9.“希腊留下的 与 ,成为个人自由的依据;罗马留下了法律与政绩,则成为社会秩序的基础。”横线上应填入
A.民主 哲学 B. 平等 博爱 C.公民 宪政 D. 城邦 神庙
30.查士丁尼钦定出版的《法学阶梯》中写道:“我们所适用的全部法律,或是关于人的法律,或是关于物的法律,或是关于诉讼的法律。首先考察人,因为如果不了解作为法律的对象的人,就不能很好地了解法律。”这集中体现了罗马法
A.注重法律程序 B.具有人文精神 C.适用范围扩展 D.体系较终完成
31.史学家汤因比说:“雅典合法地处死苏格拉底所带来的道德失败,激起一位同时代的雅典天才对雅典及其所有事业的全盘否定。”这位“天才”曾提出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识
C.理念先于物质存在 D.三段论的演绎逻辑
32.以下史实中,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处于同一世纪的是
A.拉马克提出早期进化论观点 B. 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C.牛顿发现物体运动三大定律 D.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33.在启蒙运动中,有一位思想家反对分权、反对代议制,主张通过“公意”的专政来保障公民的“自由”。这位思想家是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康德
34.1784年,英国下议院以208票对196票延搁了首相小威廉·皮特关于增收补助金的议案,并上书国王要求改组政府。小威廉·皮特宣称:“我信任我的同僚,但我更信任自己。”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是
A.交给较高法院裁决 B.提交国王作出决策
C.悍然出兵驱散议会 D.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35.某个国家“对现代国家的特点有四大贡献,成文宪法、对公民权利的宪法保护、司法审查制度和联邦制。”这体现了哪个国家的政治创新
A. 英国 B. 德国 C. 法国 D. 美国
36.有学者形容拿破仑是“旧世界的女婿”。以下拿破仑的活动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编纂《民法典》 B.建立法兰西银行 C. 建立法兰西帝国 D.实行征兵制
37.1860年,日本出口470 多万美元,进口160 多万美元;1867 年出口1200 多万美元,进口2160 多万美元。进口的主要是棉毛织品、船只、武器等工业产品;出口的主要是生丝、棉花、茶叶、海味、铜、油等工业原料和食品。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明治维新后,日本经济助力发展 B.日本由外贸入超变成出超的国家
C.日本的生丝和棉花出口超过中国 D.日本逐步沦为了西方经济的附庸
38.恩格斯指出:“任何一个真正的革命都是社会革命,因为它使新的阶级占据统治地位,并且让它有可能按照自己的面貌来改造社会。”能体现上述特点的是
A.俄国农奴制改革 B. 戊戌变法
C.阿里远征土耳其 D. 巴黎公社成立
39. 19世纪70年代到一战之间,德国步入了工业化的快车道,尤其是钢铁工业、化学工业、机器制造业等部门的产量增长很快,并跃居到世界第二工业强国的地位。与此相关的因素有
①实现国家统
一 ②注重科技创新
③确立共和政体 ④对外殖民扩张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40.历史文物能够反映历史的变迁。以下文物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梵高的《向日葵》中国加入WTO时的入世槌 “银河-Ⅰ号”机 马歇尔计划宣传画
① ② ③ ④
A.①③④② B.①④③② C.④①②③ D.④①③②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60分)
41.(14分)中国古代史上文化的交流、融合与发展。
有学者认为,中古时代(指秦汉至隋唐时期),中国经历了巨大变化,首先是民族重整:经过七八百年的过程,原有“汉人”的中国人口,在接纳无数北方、南方的外族成分,形成一个新的庞大而多元的民族。同时发生文化重整:这个民族认同于一个文化传统,却又呈现多元性。
(1)结合所学,说明“秦汉至隋唐是中国民族和文化重整时期”这一观点。(8分)
明 中期以后,西洋数学、天文地理学、物理学等领域的科学技术逐渐进入中国,引起士大夫的注意和尊重。意大利人利玛窦与徐光启合译了《几何原本》,徐光启所著 《农政全书》还专门介绍了西方水利技术。清初,很多外国人任职于宫廷,主持历法修订并为康熙帝讲授科学知识。一些知识分子认为西学在我国古已有之,只是后 来失传,西学实际上源于中学;或者认为西学还不如中学。还有人强烈反对西人主持的历法,理由是“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
(2)结合所学,概括明清时期中国文化领域出现的新现象,并分析其特点。(6分)
42.(12分)近代中国由于国家贫弱,染病的“身体”成为“国家”的文化隐喻。
病历表
姓名:叶海棠 别名:海棠叶
血统:中华民族
发病年份:1911年,及后延续十多年
发病背景•心脏老化,身体机能运作失常 •肢体长期受多种强悍病毒入侵,肌肉严重萎缩
处置方式•换心
术后反应•新心脏植入后多次产生排斥,跳动状态仍似旧心脏,身体机能仍处于衰弱状态 •强悍病毒不仅不能消灭,反籍新心脏出现排斥时乘机肆虐,导致头部、右腹有筋肉松脱现象,左肩膊萎缩症继续恶化 •病毒肆虐期间,先天免疫力曾一度发挥作用
病情总结危殆
(1)以上是一张虚拟的病历表,实为制作者对历史的一种解读(或阐释)。请结合所学,从政治角度谈谈你对这张病历表的理解。(8分)
要求:提取信息全面;运用知识准确;表述逻辑清晰。
从两年前这一天起,我们惊奇我们也能和东亚的强敌抗战……世界也刮目相看,东亚病夫居然奋起了,睡狮果然醒了。从前只是一大块沃土,一大盘散沙的死中国,现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国了。
——朱自清《这一天》(1939年7月7日)
(2)结合所学,指出朱自清此文纪念的历史事件,并简述该事件的影响。(4分)
43.(14分)16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出现了全新的发展态势。
海上帝国:技术和海上航线
1513年发现大湾流
16世纪20~30年代西班牙航海家开发连接美洲和亚洲的东风带海上走廊
1564~1565年发现联系亚洲和美洲的北太平洋航线
1584年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悬赏解决海上经度确定问题
17世纪初荷兰人利用西风带环球航行
(1)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影响16~17世纪世界海上航线发展的主要因素。(4分)
(2)根据材料,结合时代背景概括1800年前后英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状况。(6分)
二战后世界贸易发展简表
(3)根据材料概括二战后世界贸易发展的总体趋势,并说明其出现的原因。(4分)
44.(20分)文学艺术是时代生活的“写照”。
宋代占主流地位的依旧是雅文学,即士大夫文学。不过,俗文学的存在也是不可轻视的。俗文学的代表是话本小说。那时,俗文学从原来的反映乡村生活为主转向市镇,其内容有灵怪神话、江湖豪侠、名人轶事,也有市民生活、男女相悦等“为市井细民写心”之作。
(1)根据材料和所学,概括宋代俗文学的特点,并指出其时代背景。(6分)
在 14~16世纪的法国和意大利,宗教音乐占重要地位,世俗音乐则逐渐流行。当时,音乐家常常用音乐手法描绘生活中的情景,多声部的歌谣逐渐成长,旋律越来 越富于个性。意大利的“牧歌”是其中的代表,歌词常选用但丁和彼特拉克等人的诗作,描绘少年与牧女的爱情,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当时,在市民的家庭中和朋 友的聚会中常常有音乐活动,他们将音乐当作一种高雅的消遣形式。
(2)结合所学,指出14~16世纪欧洲世俗音乐的实质,及其对欧洲社会发展的影响。(6分)
17世纪以来,欧洲画师以来华传教士的记载为素材,绘制了不少有关中国的图画。其内容包括宫殿、桥梁、民居、生产工具、乐器、船只等等。
19 世纪中叶以后,西方报纸、画刊对中国情形的描绘越来越多,如详细的北京城市格局、皇家园林、城市街景;科举诊断、士绅家庭生活、市集摊贩、市民观看西洋 镜、北京人的“下午茶时间”、中国的节日;联军进入北京城、缴付战争赔款、天津炮台、清军形象;此外还有天津的使馆、天主教堂、教会学校、演出英国戏剧的 汉口剧院等。
(左图:1879年的美国报纸,“野蛮的穷人无法理解我们文明共和国形式的政府”)
(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以“西方画师笔下的中国形象”为题,解读上述现象。(8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