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学而思·爱智康 > 中考资讯

2021上海中考语数英理化跨学科专家点评

2021-06-22 13:26:15 来源:佚名

学而思99元买快课 72小时极速开课

点击预约99元快课

*1523人已预约,会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点击预约→精品5人班 | 满足孩子个性化学习需求

语文

 

6月19日上午9点,2021年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简称“中考”)语文科目顺利开考。考试结束后,市教育考试院邀请了相关学科专家从立德树人、文化传承、学科素养、教学实践等角度对试卷进行了评析。

 

一、落实立德树人 注重价值导向

 

试卷关注学生成长,注重文化传承,弘扬工匠精神,体现时代主题。

 

课内文言语段节选自教材中的三篇经典作品《卖油翁》《核舟记》《口技》,学生通过比较阅读可以再次领略高超的民间技艺。课外文言语段讲述明成化年间的官员到地方担任巡抚,不带僮仆,以免引起百姓抱怨的故事,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方正自律、廉洁奉公的优良传统。

 

说明文把学生带到了600多年前的“海上丝绸之路”,激发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记叙文讲述当代一位退休工程师给玩具做“微创手术”的故事,体现对精益求精的追求,彰显对美好人性的赞美。“综合运用”围绕课本剧创作,让学生感受到“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的积极昂扬的新时代精神。

 

二、贴近学生生活 体现五育并举

 

试卷延续以往的古诗文、现代文、综合运用、写作四大板块,坚持以学生为本、教考一致的原则。试题涵盖了知识积累、理解分析、拓展运用等不同能力目标,坚持政治性、科学性、公平性、规范性。

 

如理解性默写的情境设置渗透劳动教育,贴近学生生活,综合运用课本剧台词设计融入德育要求,考查人际交往中的礼貌用语,这些都体现了五育并举的理念。

 

作文以“比看上去更有意思”为题,命题者对“有意思”作了解释,体现了人文关怀。提示语“生活中的人、事、物,大多如此”,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开放的眼光,去发现、感悟生活的“意义”,既避免了学生简单套题,又能触发写作灵感,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三、注重语文素养 提升思维品质

 

试卷体现了对语文素养的关注。比如19题分析句子的“语言表现力”,学生可以从修辞、动词或叠词运用等角度入手答题,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解读。“综合运用”设计了一个“用优秀寓言故事滋养心灵”的活动,凸显了“情境创设”“文化传承”“任务构建”“图文并茂”等特色。围绕课本剧创作,要求学生为演出海报写宣传语;运用课内外语文知识,选择适合主题的创作手法;最后再为课本剧拟写结尾台词。在完成试题的过程中,学生能真切地感知传统文化的脉动,倾听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回响。

 

试题关注思维品质的考查,比如15题要求简述《郑和的远航》第7段不能删除的理由,要求学生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通观全篇;20题为现代文二选择合适的标题,开放度比较高;写作题中的“更”字激发学生从直观的生活场景,经由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认知过程,上升到理性的思考,既能让学生结合实际的生活体验、情感体验,写出自己的“意思”,又给学生高水平的发挥留下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四、引导教学实践 体现稳中有新

 

试卷关注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如12题关联词的选用,14题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6题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8题插叙的作用等,对教学实践有很强的引导,提醒教师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也要聚焦教材,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

 

试题在保持稳定的同时,有不少创新之处。课内文言的三个选段,主旨有一定的关联,体现了群文阅读的重要性。“综合运用”以“我与愚公相遇在2021年”为标题创作课本剧,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交织在一起。写作以提示语的方式来引出作文题目,而提示语本身就是学生在生活中查阅词典的情境,是生活化的再现。

 

数学

 

6月20日下午,2021年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简称“中考”)数学科目顺利进行。考试结束后,市教育考试院邀请了学科专家对试卷进行了评析。

 

大家一致认为,今年试题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严格按照《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的具体要求,试卷结构基本保持稳定、合理,稳中有新,突出数学基础,注重概念理解,体现育人价值。

 

一、突出数学基础 加强本质理解

 

试卷突出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同时注重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部分试题有所创新,体现了探究性、开放性和综合性。有利于促进数学课程改革,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健康发展。

 

试卷抓住数学主干知识,突出考查基本原理和通性通法,强调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如第3题关于二次函数的图像,考查了学生真正理解二次函数图像平移前后特征的能力。如第14题、第16题、第17题、第21题等,考查了学生准确理解数学本质、灵活运用几何性质求解问题的能力。又如第24题、第25题考查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思想方法。

 

二、注重概念理解 考查思维过程

 

试卷注重对数学学习能力的考查,关注新情境中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并运用于解决问题。如第18题是一道学习新概念的问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新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和解决问题。又如第6题考查圆与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要求学生对图形的位置关系进行直观想象,并对其数量关系进行计算,通过计算实现对图形位置关系的理性判断,考查了直观感知和理性分析的辩证思维。

 

综合性试题考查学生在复杂情境中透彻理解知识的内涵、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如第24题,以抛物线为载体,以点的坐标为线索,考查方程、函数、图形等数学核心知识,研究数量关系与位置关系的相互转化。要求根据条件,寻找和设计合理有效的解题途径,建立点与函数图像之间的联系,领会数形结合、方程、函数等数学思想。又如第25题以四边形为载体,要求学生观察、分析复杂图形,发现基本图形,并综合运用知识对问题进行转化,考查了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

 

三、创设问题情境 体现育人价值

 

试卷注重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通过巧妙的情境设置,考查学生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分析求解的能力,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体现学科育人价值。如第4题、第15题情境设计贴近实际生活,体现问题解决的真实性和实用性,关注数学阅读和数学理解,使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数学的应用价值。又如第12题对概率的考查,以斐波那契数列为素材,渗透数学的文化价值;第17题借鉴我国古代赵爽弦图的构图方式,利用三角尺拼成一个对称图形,并根据对称图形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展现对称的直观美与内在美,领略数学的审美价值;第22题以我国5G产业发展为背景的应用性问题,让学生体会我国科技、制造业的高速发展。这些试题呈现方式多样,关注社会的发展,体现时代的特征,反映了生活方式的改变,多角度体现了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

 

英语

 

6月20日上午,2021年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科目(笔试)顺利进行。考试结束后,市教育考试院邀请相关专家对试卷进行了评析。

 

专家一致认为,试卷以立德树人为本,依据课程标准科学命题,重点考查考生运用所学英语知识与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卷的情境创设富有时代感,传递正能量,体现了英语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融合统一的特点。

 

一、以立德树人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试卷坚持德育为先、五育并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在试题中。试卷听力部分通过设置与考生日常生活相关、内容丰富的交际情境和表达话题,如诚实守信、关爱家人、保护环境等,激活考生思维,引导考生思考,促使考生在语言体验中感悟育人价值。

 

笔试部分关注考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语篇内容涉及感谢师恩、科技创新、体育精神、美丽中国、热爱劳动等主题,如杂交水稻之父的杰出贡献、肝胆外科专家的高尚医德、青年学子参军报效祖国的坚定决心等。试卷涉及中国农民画、花博会等中国文化,增强考生的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同时提高考生的审美与人文素养。

 

二、以核心素养为重,彰显人文学科本质

 

2021年是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实施的第一年,英语听说测试纳入评价体系,开启了初中英语对听、说、读、看、写等能力的全面考查。

 

试卷题材丰富,体裁多样,通过创设具有鲜明时代性的情境,考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试卷为考生分析、比较、归纳、推断、评价等思维活动留出了足够的空间。如听说测试的复述、表达,笔试部分的语篇C、D等,要求考生在答题过程中调动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考查了考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又如语篇A要求推断写作意图,语篇D要求回答开放式问题,都表现出对考生元认知策略、交际策略的关注。

 

阅读B篇总结不同时代科技发明的经验,阅读C篇讲述草原生活体验的故事,引导考生从跨文化视角了解和认识中外优秀文化,培养考生的国际视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三、以引导教学为要,发挥测评导向作用

 

今年增加的听说测试注重对考生基础语音知识、常用语言功能,以及在情境中听力理解、信息处理、交流表达等能力的综合考查。

 

笔试部分减少了考查记忆和机械训练的内容,增加了对思维能力的考查,增强了与考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如回答问题最后一道开放性试题要求考生在全文理解的基础上,挖掘文本的深层含义,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由。这提醒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与文本深入互动,成为具有读写力和思考力的学习者。

 

又如情境作文“申请教学小助手”提供了充分的内容选择和语言表达的空间,要求考生结合自身兴趣和特长,以信件形式向教导处有关教师阐述申请理由,提醒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树立读者意识,同时关注学生在自我认知、交流礼仪等方面的完善。

 

试卷语料的选择启发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并在课余丰富生活、关心他人,成为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才。

 

多年来,上海中考英语科目在不断探索中走向成熟,从最初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逐渐发展到如今对听、说、读、看、写等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全面考查,正向着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探索育人本质的方向不断迈进。

 

6月19日下午,2021年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测试科目顺利进行。今年,跨学科案例分析、理化实验操作首次开考。考试结束后,市教育考试院邀请了学科专家对综合测试试卷进行了评析。

 

物理

 

2021年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测试物理考试依据《上海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命题。笔试部分试题在内容、难度等方面保持稳定,结构规范合理,知识点覆盖率高;实验操作考试以实际操作形式考核学生的科学素养。试卷既体现了初中学业考试的功能,也发挥了良好的教学导向作用。

 

一、立足真实情境,落实立德树人

 

试卷中不少试题取材于生活实际,突出了物理学科与科学前沿、日常生产和生活的联系。如第7题的上海地区家庭电路标准和电饭锅;第8题的上海之春音乐节。特别是第13题的高海拔地区煮蛋问题,不仅取材于生活中的真实情境,而且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学以致用。

 

试卷第3、9、19题分别以 “祝融号”火星车、“天和”核心舱、“蛟龙号”深海潜水器为素材,创设不同情境,展示我国在航天、航海、太空探索等科技领域的伟大成就,不仅引导学生关注物理学科和前沿科学发展的关系,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凸显核心素养,强调思维过程

 

试卷注重对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突出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考查,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法,避免机械训练。如第12题电路故障分析,要求学生根据已知条件进行分类讨论,并按题目要求,依据现象判断故障,做出一一对应的表述,考查学生思维的缜密性与表达的完整性;第19题以“蛟龙号”深海悬停为背景,建立物理模型,从压强定义出发,推导得出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式及适用条件,突出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第20题“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考查了学生获取、利用信息进行推理的能力,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思路和途径解决问题,兼顾了不同学生解决问题视角的差异。

 

三、重视物理实验,体现学科特色

 

物理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今年物理学科考试新增了实验操作项目,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水平进行考核,与纸笔考试中的实验题相互补充,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重视实验操作,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提升物理实验素养。

 

化学

 

2021年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测试化学部分,以《上海市中小学化学课程标准》为依据,着眼于对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试卷稳中有进、结构合理。既体现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功能,又发挥良好的导向作用。

 

一、聚焦热点,彰显学科价值

 

试卷坚持立德树人,将育人要素与学科要素有机融合。如38题,以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为背景,基于火箭发射、火星探测、空间站供氧等真实情境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科技发展中的重大突破,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又如39题关于碳循环的部分,围绕物质观、守恒观、转化观进行问题设计,考查学生对物质转化的整体理解,彰显了化学学科价值,体现了化学在人类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贡献。

 

二、注重能力,凸显思维品质

 

试卷以学科知识内容为载体,重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考查。如40题制备氢氧化镁的实验分析,要求学生理解实验目的,结合提供的数据,基于证据展开推理,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证据推理和守恒思想等核心素养。试卷注重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层面的立意,考查学生在新情景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41题废液中贵金属的回收,要求学生基于实验事实分析实验过程,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落实了能力导向的理念。

 

三、落实课改,体现稳中求新

 

试卷延续了对学科核心概念和核心知识的考查,难度保持稳定。依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要求,化学命题在题量、题型、考试形式等方面作了调整,试题由25题调整为21题,新增了不定项选择以及实验操作考试。在各大题里均体现了基础与能力的梯度分配。

 

四、重视实验,引导化学教学

 

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理解实验原理、正确使用仪器、操作步骤规范,是学生需要具备的实验基本技能。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考新增的实验操作考试,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气体制备、物质分离等实验操作,考查了掌握仪器的使用和操作的规范性,与笔试实验试题对学生理解实验原理、分析推理等能力的考核相结合, 全面考查学生的实验素养。引导化学教学重视实验,以达到启迪科学思维、培养科学态度的育人目标。

 

跨学科

 

跨学科案例分析是2021年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命题以上海市中学地理、生命科学课程标准为依据,考查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中信息提取与处理、问题分析与质疑、结论阐释与创新的能力,关注跨学科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融入扶贫情境,体现责任担当

 

试题情境紧扣时代脉搏,贴近学生生活,注重育人功能。案例以援滇扶贫为背景,以上海将茭白引种至云南省德宏州为素材,通过分析茭白生长特性、比较两地自然条件、探索茭白引种德宏州的优势、思考如何将茭白从德宏州运输至上海等问题,引导学生关心扶贫工作,树立责任意识,厚植家国情怀。

 

二、立足问题解决,注重学科融合

 

真实问题通常是复杂的,解决这些问题往往需要跨学科协作。试题以真实情境为起点,基于学生认知水平,结合地理、生命科学的核心概念,将生活中真实、综合、复杂的问题转化为可检测的试题,考查学生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将德宏州的茭白运输到上海需要考虑哪些因素,要求学生在提取情境中有关茭白生物学特性、两地的地理位置等信息基础上,运用地理、生命科学中相关原理,建立合理的、跨学科的逻辑联系,进行综合分析。

 

三、关注资源利用,增强生态意识

 

试题渗透尊重自然、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体现了地理和生命科学共同的价值取向。例如,在茭白叶的利用中,试题通过对比传统焚烧与生态循环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引发学生从生态知识、生态意识、生态行为等方面对资源再利用进行思考,从而促进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绿色发展等观念的形成,也引导学生关注农业,热爱劳动。

 

四、培育核心素养,引导教学实践

 

试题自然融合地理和生命科学的知识,体现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引导学生以更广阔的视野观察和分析各种现象,以科学的方法对疑难问题进行探究,倡导严谨的逻辑思维与开放性思维的结合。引导教师增强跨学科教学的意识与能力,加强跨学科案例的收集与学习,不断提高跨学科教学水平,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相应的丰富多彩的跨学科案例教学活动。

热门课程推荐

小初高知识点及学习资料【官网用户专享免费下载】

[预约小初高本地化课程] 面授1对1 | 面授八人班 | 在线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