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学而思·爱智康 > 小学语文

小学生写作文常用的形容词和比喻句,常用7种修辞手法详解+例句

2021-03-26 14:14:46 来源:佚名

学而思99元买快课 72小时极速开课

点击预约99元快课

*1523人已预约,会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点击预约→精品5人班 | 满足孩子个性化学习需求

修辞手法是非常重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运用修辞方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使语言表达鲜明、生动。

 

会不会用修辞还直接关系到作文写作的好坏,今天我们学而思老师特别整理了小学生常用七种修辞手法详解: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偶一起来学习吧!

 

比  喻

 

什么是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比喻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

 

(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

 

(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

 

(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像、似、仿佛、犹如、是、成了、变成”等。

 

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词,但未必就是比喻句。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

 

(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典型例句

 

(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山水)》

 

(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美丽的小兴安岭》

 

拟 人

 

说到拟人,应先了解一下比拟,比拟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乙物来写。前者叫做拟人,后两者叫做拟物。

 

小学阶段主要掌握拟人的修辞方法。

 

什么是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情感、意志或动作。

 

判断要点: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拟人的作用

 

把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事物色彩鲜明,描写生动,蕴含丰富。

 

典型例句

 

 

(1)风儿轻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舞蹈。

 

排  比

 

什么是排比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构成。

 

判断要点

 

排比的特点明显,句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短语或句子。

 

排比的作用

 

增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有力地说明道理。

 

例句

 

(1)晏子回答说:“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人肩膀檫着肩膀,脚尖碰着脚尖。大王怎么说没人呢?”

 

(2)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夸 张

 

什么是夸张

 

夸张是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合情合理地夸大或缩小。

 

夸张的种类

 

(1)扩大夸张

 

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如: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2)缩小夸张

 

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如:只能看到巴拿大的一块天地

 

(3)超前夸张

 

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如: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夸张的作用

 

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给人启示,加强渲染力,引发联想。

 

例句

 

(1)这巴掌大的地方,怎么能踢球呢?

 

(2)十几天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

 

设 问

 

什么是设问

 

说话、写文章时,为了强调自己的看法或结论,有时先提一个问题,以引起大家的注意和思考,然后由自己来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判断要点

 

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设问的作用

 

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例句

 

她敢从成把的火柴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反 问

 

什么是反问

 

反问就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中。

 

疑问句是四种语句中的一种(其他三种是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

 

反问的作用

 

反问表达的意思更坚定,使读者确信无疑,毫无辩驳、怀疑的余地,进而达到强化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

 

例句

 

(1)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2)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对 偶

 

什么是对偶

 

对偶又叫对仗,是一种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相近或相反的意思。

 

判断要点

 

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思相同或相反。

 

对偶的作用

 

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表意凝练,易于记忆。

 

例句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小初高知识点及学习资料【官网用户专享免费下载】

[预约小初高本地化课程] 面授1对1 | 面授八人班 | 在线课

人工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