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返回切换城市

北京学而思1对1>中考数学>正文

2010年中考:教你如何越过数学“压轴题”的障碍

2010-01-29 09:56:18 来源:北大 王鑫
移动端banner-1对5课程

免费领取新学期学习资料

单元测试卷丨学科知识同步丨期中期末卷等

点我下载电子资料

  数学是一门纯理科科目,实力重在平时的积累,很难在短时期内有明显的提高。在距离中考近2个月的时间里,考生能做的就是要在观念上提高认识,从而达到水平的较大发挥。


  越过“较后两题”障碍


  数学诊断中的较后两道题,是考生上台阶的题,拿的同学主要就是在这道题上有所收获。反过来看,这也是考生失分较厉害的题,考生提数的较大障碍也就在此。


  考生要想越过这道障碍,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在心理上要充满信心,相信自己能解答出来


  因为有一定难度,很多考生一做到这两道题,自己先在心里给了自己一个下马威,带着心理障碍去解题,哪有解出来的道理?


  2、要善于去其包装


  近年来功课越来越倾向于选择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的问题篇幅长、字数多,经过了一番精心包装,不耐心看就很容易被冗长的问题所迷惑。所以考生在进行审题时,要逐字看过去,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考生可以一边阅读题目,一边把题纲写在草稿纸上,然后再针对简化的题目进行解答。


  3、要克服思维定式


  诊断之前,考生做了大量的题目,诊断不可避免地会在某些地方令考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这原本是件好事,但考生的思维定式把这变成了一件坏事。有的考生看题还没过半,发现类似的题目老师讲解过,立即兴奋地动笔,有的同学甚至靠记忆老师讲过的解法来依葫芦画瓢,谁知道试题的其他条件、需要求证的结果已经做过变化,错解是必然结果。


  4、要做到思维严密


  解题不要一根棍子捅到底,要考虑可能存在的多种条件,否则明明有两解,你却只求出一解来,只能非常遗憾地被扣分。


  5、要步骤到位


  平时训练时,有的老师为了严格要求孩子,只要解答错一点就不给分,而正式的诊断是按步给分的,所以不管你是否能得到较后的结果,但只要能够做一步就不要放弃。


  处理好三个关系


  1、处理好课内课外的关系


  到了较后阶段,有的同学认为课堂听课已经不重要了,这种“课内损失课外补”的状况非常不利于考生的较后查漏补缺。考生和家长必须懂得,课堂才是主食,尤其是在诊断查漏补缺期间,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往往是精华。


  2、处理好教材和教辅的关系


  教学辅导书不可以代替教材,越是复习到较后,越要回到课本上来。


  这一点非常重要。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考卷中的很多题目都可以在课本的例题或者题目中找到影子,有的题目是稍微改变了条件,或者把图形转了个方向,事实上万变不离其宗。所以,考生要回到课本上来,对其中重要典型的题目做变式处理训练。


  3、处理好考纲和诊断范围的关系


  诊断以纲为本,所以考生不要再钻到偏难怪题中去了。另外,尽管诊断范围做了一个界定,但在这个范围里存在一定的伸缩性,考生不要被完全定死。


  做好三方面梳理


  1、重点知识梳理,解决弹药的问题


  对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讲解的知识点,要认真看一遍,查出的漏洞一定要补上,不能回避问题,否则会形成你越怕它,它越远离你,你更怕它,它更远离你的恶性循环。


  2、重要数学 思想 和方法的梳理,解决武器的问题


  初中数学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 思想 和方法,这是用来解题的工具,什么样的问题用什么样的工具来解决,考生要心中有数。


  3、典型问题的梳理,这相当于实战演习


  典型问题是试题变化的根本,孩子掌握了典型问题的固定解法,遇到同一类问题就可以触类旁通了。


  把好几个关


  1、把好的准确关


  学到初三了,没有任何一个孩子还不会进行运算,但诊断中,就是有那么多的考生因为错误而丢分,问题就在于运算过程准确度不够,这和考生的运算速度、科学合理的方法有关系,考生要协调好这几个因素,才能把能够拿到的分拿到。


  2、把好理解审题关


  以往有考生答非所问,做得越多离题越远,问题就出在审题不过关,所以考生“宁可多审三分,不抢答题一秒”。


  较后,祝愿所有考生在复习查漏补缺阶段把握重点,在数学诊断中取得好成绩!
 

体验预约丨学而思1对1/小班课程

人工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