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返回切换城市

北京学而思1对1>初二物理>正文

重视过程与方法 考查学生实际能力

2008-05-06 10:33:44 来源:佚名
移动端banner-1对5课程

免费领取新学期学习资料

单元测试卷丨学科知识同步丨期中期末卷等

点我下载电子资料

——评析2005年中考压强探究题

刘诗枫

        例1  (江苏镇江)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和小华利用如图1所提供的器材(小桌、海绵、砝码、木板)设计了图2中a、b两个实验,通过观察图2(a)、图2(b)后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此后,小华把小桌挪放到一块木板上,发现小桌对木板的压力效果不够明显,如图2(c)所示。通过对图2(a)、图2(c)的比较又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论。

        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压强知识分析:

        (1)小明和小华是根据_____的现象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造成前后两个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是_______。

        (3)设图2(b)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强是pb,图2(c)中小桌对木板的压强是pc,则Pb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pc。

        (4)比较图2(b)和图2(c)可知,根据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压强的大小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

        评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是得出压强概念的一个重要实验,几乎每年都考,而且同学们早已知道实验的结论。但本题着重考查的是实验过程和实验方法,而不是考同学们早已熟知的实验结论,即要求同学们对上述实验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能真正考查同学们的实验能力和实验水平,故本题的区分度较高。

        解答:(1)受压物体发生形变(2)改变了受压物体(3)等于(4)受压物体要相同

        例2  (江苏连云港)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汽车在马路上助力驶过时,马路两边的树叶会随风飘动,如图3所示,马路两边的树叶会沿着A、B、C哪一个方向飘动?请你猜想并说明理由。

        评析:探究实验并不一定要全部涉及探究的七个要素。探究性实验离不开猜想和假设,因此猜想法在实验探究性中也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它可以拓展同学们的思维想象空间,激发同学们对物理实验的浓厚兴趣。

        解答:马路两旁的树叶会沿着A方向飘动。理由:因为汽车助力行驶时,马路中间的空气流速大,空气压强小,所以两边的气压就把树叶压向中间。

        例3  (江苏泰州)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液体压强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

        (l)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4(a)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边液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大气压;调节的方法是(    )。

        A. 将此时右边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 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小明再做图4(b)所示的检查。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

        (3)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4(c)和图4(d)所示。他发现图4(d)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4(d)杯子中盛的是盐水。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_________(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

        评析:本题也不是专门去考查同学们早已知道的实验结论,而是别出心裁地考查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验能力和水平,有效地避免了通过死记实验结论获取考分现象的发生。所以重视实验过程和方法的考查,重视孩子对实验的体验和感悟,是今后中考命题的趋势。

        解答:(1)大于  B

        (2)压强计的气密性不好;或压强计金属盒(或“软管”)漏气;或U形管与软管连接不牢
        (3)不可靠的  金属盒(或“橡皮膜”)在两种液体中的深度不同;或没有控制金属盒(或“橡皮膜”)在两种液体(或“在液体”)中的深度(或“深度相同”)

        例4  (重庆备用卷)下表是小莉同学用如图5所示装置分别测得水和盐水在不同深度时,压强计(U形管中是水)两液柱的液面高度情况

        (1)分析表中序号为1、2、3的三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比较表中序号为3、4的两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________有关。[!--empirenews.page--]

        (2)为了进一步研究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应控制的量有_______和_______,要改变的是_______。

        (3)小莉同学在学了液体压强公式后,用公式对以上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取 g=10N/kg),得出金属盒在 3O mm深处水的压强是______Pa,而压强计测出的压强为______Pa,由此她发现按液面高度差的压强值小于按液体深度的压强值。你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

        评析:本题侧重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及概括实验结论能力的考查,同时也考查了同学们分析和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

        答案:(1)增大  密度

        (2)深度  密度  金属盒的方向(或方向)

        (3)300  28O  金属盒橡皮膜也要产生压强

体验预约丨学而思1对1/小班课程

人工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