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西安站 > 小学辅导

文言文启蒙(成语篇)(1)

2020-02-17 18:11:51 来源:西安爱智康

高中资料试题学习大礼包免费领取

专项学习 归纳知识点

下载资料

*9638人已成功领取

 

 

叶公好龙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kuī头于牖yǒu,施(yì)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xuán)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注释】
叶公:春秋时楚国叶县县令沈诸梁,名子高,封于叶,所以叫叶公。
好:喜欢。
钩:衣服上的带钩。
写:画。
凿:通"爵",古代饮酒的器具。
屋室雕文:房屋上雕刻的图案、花纹;“文”是通假字。通“纹”。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
闻:听说。
下之:从天上下来到叶公住所处。
窥:这里是探望、偷看的意思。
牖:窗户。
施:延伸,同“拖”。
堂:厅堂。
还走:转身就跑。还,通假字。通“旋”。
走:逃跑。
五色无主:脸色一忽儿白,一忽儿黄。五色,这里指脸色。
是:由此看来。
夫:这,那。
是叶公非好龙也: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
【拓展】:
龙: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为百鳞之长。常用来象征祥瑞,龙的形象最基本的特点是“九似”,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传说中它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能呼风唤雨。后来,龙又成了帝王的象征。
这个成语的意义是:比喻自称爱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甚至是惧怕、反感。
这个故事,用很生动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叶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们只唱高调、不务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要丢弃"理论脱离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树立实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风。同时也讽刺了名不副实、表里不一的人。
【译文】
叶子高先生喜欢龙,衣带钩、酒爵上刻着龙,居室里雕刻装饰的也是龙。在这种情况下,天上的真龙知道了这件事,就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到了厅堂里。叶公一看见真龙,转身就跑,吓得他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不能控制自己。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却不是龙的东西罢了。
【练习题】:
1、文中说叶公看到真龙后五色无主,咱们现在还有一个类似的成语是:六神无主。                                
2、成语“叶公好龙”的意思是:比喻自称爱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甚至是惧怕、反感。 
3、解释划线的词语。
叶公子高龙  喜欢             弃而还   跑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lěi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出自《韩非子·五蠹》
【拓展】
韩非子:韩非,又称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人。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集于一身,是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他的学说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运用的基础。代表作品《韩非子》。自相矛盾、讳疾忌医、郑人买履、三人成虎、智子疑邻等成语都出自这本书。
【注释】
宋人:宋国人。宋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宋襄公曾经是“春秋五霸”之一。
株:树桩。
走:跑。
触:撞到。
折:折断。
因:于是,就。
释:放,放下。
耒:一种农具。
冀:希望。
复:又,再。
得:得到。
身:自己。
为:被,表被动。为宋国笑,被宋国人嘲笑。
欲:想用。
以:用。
先王:死去的国王。这里指过去的国王,以前的国王。
皆:全,都。
【译文】
宋国有个耕田的人(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只兔子跑得时候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耕田的人就放下他的农具守候在树桩旁边,希望能再一次得到兔子。兔子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被宋国人朝笑。如今想要用以前的国王的治国方略来治理当今的百姓,这都是和犯守株待兔是一类的情况呀!
【道理】
比喻妄想不劳而获,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启示】
不能死守狭隘经验、墨守成规。
【近义词】
刻舟求剑、缘木求鱼、墨守成规
【练习】
1、解释加点的词语。
兔走触株        因释其耒而守株                             
复得兔。               
2、翻译句子。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3、守株待兔给我们的启示是                         。 
 
狐假虎威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战国策》
【拓展】
《战国策》:国别体史书。西汉刘向编订。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全书总共三十三篇,按国别记述,计有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等十二国策。记事年代大致上接《春秋》,下迄秦统一。历史上的“战国”时期的命名与它有关。惊弓之鸟、鹬蚌相争、南辕北辙等成语故事出自此书。
【注释】
假:借,凭借。
求:寻求,寻找。
食:吃。
子:对人的尊称。
无:不。
使:派。
长:做长官,做首领。引申为掌管。
逆:违背。
以:认为。
信:语言真实。
走:跑。
以为:认为。
然:对,正确。
故:所以。
遂:就。
与:和。
【译文】
老虎寻找百兽要吃掉它们,抓到了狐狸。狐狸说:“你不敢吃我。天帝派我来掌管百兽,如今你吃掉我,是违背了天帝的命令。你认为我说的不是真的,我走在你前面,你跟随在我后面,看看百兽见到我有敢不跑的吗?”老虎认为它说的是对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百兽见到它都跑了。老虎不知道百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走,还认为是害怕狐狸。
【意义】
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
讽刺了那些仗着别人威势,招摇撞骗的人。又嘲讽了被人利用而不自知的昏庸之人。
【练习】
1、  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无敢食我也。                                 
是逆天帝命也。                                
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2、翻译句子。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3、狐假虎威用来比喻                                  ,
讽刺了                                         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