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思爱智康欢迎您

上海学而思爱智康 > 高二历史

2021上海等级考历史:儒家文化的精神内涵

2020-12-28 15:58:33 来源:佚名

学而思99元买快课 72小时极速开课

点击预约99元快课

*1523人已预约,会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点击预约→精品5人班 | 满足孩子个性化学习需求

 

>>2018-2021上海各区|小学|初中|高中|资料分享<<

 

 

  一是人本主义精神;二是内圣外王精神,这种内圣外圣精神,培养了中国人注重群体的价值取向和位卑未敢忘忧国、时刻把自己当成人世间救世主的忧患意识;三是积极入世精神。

  1、儒家文化精神内涵

  一是人本主义精神。儒家文化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更多关注人在社会中的位置,强调如何做人,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张通过个人的道德自我完善,实现人生的价值,从而形成了儒家文化注重人文、注重道德、注重感性的特点,并逐渐培养起一种道德的精神。

  二是内圣外王精神。内圣就是要重视对自我的关怀,追求自我道德的完善,也就要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把自己修炼成圣人,至少是按照圣人的标准去修炼。

  三是积极入世精神。中国人很早就在对内在生命力量和外在环境变化的体验中,深刻领悟到了作为人的尊严、价值和意义。因此,更注重追求现实世界的幸福生活,这同古希腊伊壁鸠鲁学派的哲学思想有某种相似之处。儒家文化作为一种实践哲学、世俗哲学和人的哲学,主张积极入世,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四是天人合一的思想。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精神品格之一。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合一、人性与天理的合一。特别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将这一思想发挥到极致,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观点,并进而在政治理念上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

  儒家主张以礼维护社会秩序,以德实现治身治国,则很顺利推出“人治”思想,也就是重视人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由此看来“礼治”与“德治”强调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则侧重教化者本身,是一种圣贤政治。

 

 

学而思1对1,让进步看得见。更多关于小学、初中、高考各类考试的文章和资讯以及资料,请关注学而思1对1(sh.jiajiaoban.com),学而思1对1为上海小学、初高中生提供各学科知识点总结、免费学习视频、公开课以及上海中考政策解读等,详情请关注公众号(上海小初加油站)、(上海中考)、(上海高考指导),同时我们提供线上/面授的1对1、8人班等辅导课程;本网站尊重原创文章,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阅读。

小初高知识点及学习资料【官网用户专享免费下载】

[预约小初高本地化课程] 面授1对1 | 面授八人班 | 在线课

人工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