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测试卷丨学科知识同步丨期中期末卷等
在谈修辞时,我说到过夸张。夸张可以加深印象,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其实,夸张的方法不只局限于修辞,在行文过程中也常见。而且,用好了同样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前些日,我看到一篇关于孩子学习的文章,是说孩子不去理解记忆,而是死记硬背,生吞活剥。为说明这个问题,他举了一个例子,有个孩子在路上边走边背: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一老者听见,问他“朱门酒肉臭”是什么意思?
孩子愣住了。愣了一会儿,忽然答:“姓朱的这家电冰箱坏了吧!”
老者听了,啼笑皆非。
这个事例举得不错,恰到好处地说明了囫囵吞枣的坏处。提示我们要了解时代背景,完整准确地理解作品。不过,这里我要说的不是此理,而是作者为了说明此理采用了夸张的方法。我想,再笨的孩子也不至于将“朱门酒肉臭”和电冰箱坏了扯在一起。但是,这里却扯在了一起,而且由此说明了作者的观点。
在行文情节中运用夸张,不是作家的发明,不是作者的专利,而是大众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很小的时候,我听到过这么一个故事。东家要小伙计去买火柴,怕买不好,就认真交代:“买好的,每一根都要能划着。”
小伙计点点头去了。不一会儿,高兴地跑回来,将火柴交给东家。
东家抽出一根,划不着;再抽出一根,划不着。就喝问小伙计:“你买的是什么火柴?”
小伙计一本正经地答:“火柴挺好的,我每一根都试过,没有着不了的!”
东家一听,鼻子气得歪到一边去了。
这个故事可把那个傻乎乎的小伙计编排到家了。听完了,一个傻得可爱的小伙计跃然眼前。仔细一想,为什么这个小伙计会这么生动?还不是通过夸张助力了他那天真的傻气呀!原来,夸张这方法不是什么难事,普通人也常用,一用就灵光,就让他说的事更容易接受。
如果你还印象不深,我再说个故事。有个人跑得很快,自称飞毛腿。有一天回家,发现家里被盗。一想刚才有个人下楼,莫非他就是小偷。他连忙下楼,可不,那人就是小偷,见他来追,撒腿就跑。这人轻蔑地一笑,拔腿就追。果然,小偷不是他的对手,很快就被他追上了。他冲小偷瞥一眼,嘲弄地说:“哥们儿,来,再比比,看你能跑多快!”
说着,甩开大步继续猛跑。这个人要跑向哪里?可能自己也不知道,他只是要显示显示自己那飞毛腿。可惜,早忘了他的目标是抓小偷。这个人够糊涂的了。他的糊涂是罕见的,至少我和我身边的人都没见过,原因是讲故事的人夸张了,用夸大了的事情助力此人的愚昧。
我们笑过此人,却不敢忘了此人,不要像此人那样迷失了目标。联系到夸张来说,使用时不能忘了故事的环境、人物的身份。孩子将电冰箱和朱门联系起来是因为自家的肉放在其中,小伙计划每根火柴是因为东家要每一根都能划着,飞毛腿跑过小偷是要炫耀自己跑得快。这不,这些夸张都有合理的成分,如果离开了合理性任意夸张,就会像飞毛腿追小偷,费劲而没有效果。
学学夸张吧,让你的文章更动人,更深刻。